|
【集装箱】大湾区进入加速融合新阶段深圳搭建湾区融合人才交流全球化平台 |
【jizhuangxiang】2021-5-19发表: 大湾区进入加速融合新阶段深圳搭建湾区融合人才交流全球化平台 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下,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劲、国际化水平领先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三地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物资、资金、信息等要素资源加快流动,开放共享水平不断提升,进入加速 大湾区进入加速融合新阶段深圳搭建湾区融合人才交流全球化平台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下,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劲、国际化水平领先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三地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物资、资金、信息等要素资源加快流动,开放共享水平不断提升,进入加速融合新阶段。 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是快速集聚的创新力量。粤港澳大湾区充分发挥湾区各城产业优势,优化城市协作,激发创新活力,加强原始创新能力,赋能人才发展,推动人才将个人理想融入大湾区建设,吸引了越来越多港澳有志之士到大湾区创业、发展、圆梦,充分展现出了“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和勃勃生机。 大湾区进入加速融合新阶段 作为国家战略的粤港澳大湾区,总面积只有5.6万平方公里,人口8000多万。自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来,大湾区进入加速融合发展新阶段,发展速度惊人:2020年经济总量达到11.5万亿元,比2017年增加1.4万亿元。也就是说,大湾区以不到全国0.6%的面积,创造了全国12%的gdp,相当于每一平方米土地产生的gdp可能是全国平均产量的20倍。 “纲要”发布两年多来,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力,“硬联通”的提速,成为助推大湾区振翅高飞的羽翼。随着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标志性工程建成通车,粤港澳大湾区三地11城多元立体交通网络越织越密,“一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越来越多的城际铁路汇入大湾区交通网:目前已开通城际铁路7条,在建城际铁路9条。今年计划开工的16个铁路项目中,城际铁路有11条。 港珠澳大桥通车以后,联通大湾区的另一个重大基础设施深中通道建设工程过半,进入高峰年。深中通道将重塑珠江东西两岸的交通格局,通道建成后可实现广州、深圳、中山三地海上交通互联,中山到深圳的行车时间将由90分钟缩短至30分钟。 与此同时,大湾区机场群、港口群协同效应不断增强。目前大湾区机场旅客年吞吐能力超过2亿人次,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超过8000万标箱,均居世界四大湾区首位。 在cepa框架下,广东省基本上实现了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港澳企业在法律、会计、建筑等领域投资享受国民待遇,依托“数字政府”平台实现了港澳企业商事登记“一网通办”。近三年来,广东省新引进港澳资企业5万多家,实际利用港澳资金3400多亿元。 广东省省长马兴瑞介绍说,当前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正有序推进。广东自贸试验区试点开展ft账户业务,“深港通”“跨境理财通”、跨境移动支付等便利措施已落地实施。首期规模200亿元的粤澳合作发展基金已投资184亿元支持23个重点项目。截至目前,累计有276家广东企业在香港上市,200多家港澳金融机构在广东省设立分支机构。 粤港澳大湾区启动建设以来,广东省还通过打造包括推动原始创新、产业创新、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在内的“四梁八柱”的重点任务,加快了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助推大湾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葛长伟介绍说,广东将围绕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两廊”和深港河套、珠海横琴“两点”的空间布局,积极携手香港、澳门推动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珠三角区域发展格局的重构和优势重塑,为大湾区发展带来新机遇。大湾区目前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有21家,比2017年增加了4家。广东省内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有5.3万家,比2017年增加了近2万家。可以说,“纲要”发布两年多来,随着大湾区进入加速融合新阶段,整个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广泛,三地民众生活更加充实便捷。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引擎。 创新驱动湾区“流动”加快 伴随着基础设施“硬联通”提速和“一小时生活圈”形成,粤港澳大湾区高端人才、创新资源等要素跨地区流动的“软联通”也加速提升,开放共享水平不断提高,包括人流、资金流、数据流,特别是生物科技等产业发展需要的医疗和技术资源等,都加速流动,驱动湾区“人人尽展其才”,成为逐梦者的乐园,也进一步夯实了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 大湾区各城市适时出台了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系列政策,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着力解决人才落户、住房、子女入学、出入境便利等热点问题,加速人才融入湾区、共建湾区、共享湾区进程,促成了一大批人才和高科技项目落户广东。据统计,近年来每年来粤工作、交流的港澳台人才平均达23万人次,居全国第一。省级层面的“珠江人才计划”引进科技创新团队近200个,其中超过60%为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团队。省级科技领军人才约150名,其中80%为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 充分利用大湾区内科技创新要素的快速流动,广东省加快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在建或建成了一批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和高水平创新载体,包括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其中位于东莞松山湖的中国散裂中子源,是大湾区科技创新的首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锂电池、可燃冰、磁性材料等前沿研究,都必须使用散裂中子源。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副主任梁天骄告诉记者,目前研究部共有注册用户超2000户,支撑了400多项研究课题,来自大湾区的约占25%,港澳用户约占10%。“大湾区的科技工作者共享资源,加强协同创新,共同解决科技创新‘卡脖子’难题”。 科技设施和科学仪器的共建共享成为连接粤港澳基础研究力量、吸引基础研究人才流动的重要渠道。广东省为了支持港澳科研机构参与广东省的重大科技计划,通过简化研发用品跨境使用进出口手续,向港澳开放了1万多台大型科学仪器,累计跨境拨付财政科研资金1.5亿元。广东省还布局建设了10家省级实验室,并与港澳合作新建了20家联合实验室,吸引到近200位院士和40余位港澳科学家到广东工作。全面实施大湾区境外高端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实际税负水平与港澳趋同。仅此一项,珠三角9市累计发放个税补贴23.9亿元,引进近9000名境外创新人才。 此外,广东还全面取消了港澳居民内地就业许可,深入实施港澳青年实习计划、“青年同心圆”计划等交流项目,三地合作建设了13家创新创业基地。目前在广东的港澳青年创业团队有近600个,从业人员超过4000人。 在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广东省也积极引进港澳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分校开始动工建设,35家港澳资医疗机构在广东落地,并可使用已在港澳上市的药品和医疗器械。随着大湾区社保政策的有效衔接,广东省面向港澳居民发放社保卡近12万人,常住广东的港澳居民超过30万人。广东中小学有9.5万港澳学生就读,高校有1.4万港澳学生在读。 深圳搭建湾区融合人才交流全球化平台 近日,由国务院参事室、国务院“放管服”改革专家组指导,深圳市社科院与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聚焦人才流动及伴随而来的要素资源流动,联合编制发布了全球四大湾区流动指数(2020-2021),对世界四大湾区多座城市进行量化分析。其中,深圳的要素资源流动综合指数排名第6,位居纽约、东京、中国香港、圣何塞、旧金山之后,分值比上年度有较大提高,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出口依存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份额等指标上拥有绝对优势。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桥头堡,是我国实行多体制融合创新的试验田和新的经济增长极。作为创新和融合的前沿,深圳以人员流动为突破口,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构建促进国际人才流动的平台枢纽,多管齐下促进人员流动和人才流动,以人才自由流动提升核心竞争力,推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作为大湾区核心引擎,深圳加快与港澳地区全域融合。其中,前海、河套是“先行启动区”。在前海,一系列围绕金融现代服务业的大胆试验正有序推进:便利港澳投资者开办企业的“深港通注册易”“深澳通注册易”,正从前海试点并向全市推广。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进制度集成创新,深圳去年推出了加强与港澳专业资格互认等90项制度创新成果。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享有“一河两岸”的区位优势,是粤港澳大湾区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围绕科技体制机制的创新突破,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对接国际先进科研规则推出深港科创“政策包”,在科研项目管理、基础研究、转化孵化、人才引进等方面提出24条举措。还推出了选题征集制、团队揭榜制、定期评估制、项目经理制等科研管理6大创新机制…… 深圳还系统性重构了人才政策体系,力度空前地建设重大平台,聚焦人才所需优化服务,聚天下英才,推动形成了新的人才聚集高峰期。目前深圳各类人才总量达600万人,其中科技人才超200万。其中,青年人才创新创意交流的全球化平台,打通了青年人才引进、培养、激励、输出的全链条循环,推动了海外人才融入湾区发展,为大湾区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成为“国际人才高地”。据悉,目前深圳拥有留学回国人员超过15万人,高层次人才近1.8万人,人才集聚效应不断增强。 正是由于精英人才的汇聚和创新力地不断提升,深圳去年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取得优异成绩,质量效益持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地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内地城市前列,而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处在全国大中城市最低水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3%,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一万亿元,增长了3.1%,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7.1%。 (【jizhuangxiang】更新:2021/5/19 4:16:42)
5月17日,随着汽笛声响,“天马号”中欧班列从甘肃省武威南站缓缓驶出,发往德国杜伊斯堡。此趟班列共搭载来自天津、浙江、广东、山东等地50个集装箱,主要装载商品为厨房家电、五金配件等,总重71 >> 《铁合金在线》:深圳联康跨境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专注于中南部非洲的大宗商品及配套物资的物流及贸易领域。联康跨境以引领跨境商业服务为企业愿景,旨在优化跨境大宗供应链管理,使跨国大宗交易变得更容易 >> |